选择语言
Select Language
Chinese English Deutsch
   
 
 
 
 首页新闻中心网络

关于“走出去”问题的几点思考

一、        由“以进为主”向“以出为主”转变,是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必然选择

1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国际的经验:开放型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:

A.      “以进为主”的初级阶段:发展中国家开放初期的必然选择

B.      “以出为主”的高级阶段: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(经济全球化的实质、载体、主角)

2.      日本的实践:走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,花十五年至二十年时间,实现由“以进为主”向“以出为主”的战略性转变。

3.      江苏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的需要和可能:

A.          从一般意义上说,江苏是以加工工业为主、资源又紧缺的省份,形成了“两头在外”的经济格局;改革开放以后,“两头在外”变成了“两头挤压”;化解这个矛盾、破解资源瓶颈的出路,就是“走出去”,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利用“两种资源”、“两个市场”、“两项政策”。

“以进为主”阶段,实际上是国外企业利用了中国的市场和资源(资源是外流的,市场也只是利用有限)。

B.          从特殊意义上说,目前国内实施从紧的调控政策,迫使我们非“走出去“寻找新的发展空间。

C.          江苏具备了“走出去”的必要条件:

Ø      具有先进制造业的优势,有一批能够“走出去”的企业;

Ø      具有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特色;

Ø      具有与外商合作的成功经验;

Ø      在国际上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;

Ø      具有部分企业“走出去”的正反两方面的实践(国际、国内);

Ø      具有鼓励“走出去”的相关优惠政策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 “走出去”的载体,主体和途径

1.     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劳动力、资源、资本、技术人才、商品在国与国之间的快速流动。无论是“引进来”,还是“走出去”,都表现为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。

2.      要素和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是以项目为载体的。而项目的主体是企业和研发机构。

3.      “走出去”的途径:

A.          政府之间合作,建设开发园区:苏州新加坡工业园、柬埔寨太湖国际经济合作区、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、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。

B.          单个企业到境外投资,举办独资或合资企业。

C.          国内开发区到境外建开发园区

D.          研发机构到境外办研发机构:小天鹅。

4.      南京高新区到德国帕希姆机场创办工业区是一个创新:一是开发区在境外建开发区;二是在发达国家建开发区;三是在境外创办高新技术开发区。

具有特殊的有利条件:

Ø          一是在发达国家建开发区,有利于进区企业消化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;

Ø          二是在中国林德集团并购的德国土地上建开发区,相当于在本国土地上建开发区,可以大大减少国际摩擦和开发成本。

Ø          三是可以同时享受中国和德国两方面的优惠政策。

几点建议: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其一,高起点规划。

“走出去”搞开发园区,不是在德国简单地“克隆”一个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,搞好规划是首要问题。规划要体现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体现高新技术园区的特色,体现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,创造一种适合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生活、工作的良好环境。空间布局要合理,基础设施要完善,人居环境要完美,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创新、创业。特别要注重环保,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。在这一点上,可很好的借鉴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。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其二,高水平招商。

企业是“走出去”的最重要的主体。无论是政府之间合作搞开发区,还是国内开发区到境外举办开发园区,并不是由政府或者国内开发区到境外园区创办企业,而是为区内外、省内外的企业“走出去”搭建一个平台。因此,在境外搞开发区成功与否,关键是能否吸引区内外、省内外的高新技术企业“走出去”到园区落户。所以,招商引资是最重要的任务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开发区习惯于“引进来”的招商引资,现在是从事“走出去”的招商引资,这是一项新的工作。这固然可以从过去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得到启示,但更多的是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。(适应高新技术园区和空港所在地的特点,应着重招引以下四类企业进入园区:一类是在欧洲有产品市场或市场前景看好的企业;二类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、需要开辟欧洲市场的高新技术企业;三类是国内大企业、大集团的研发机构;四类是国际性的物流企业。在选资上,要打破地域界限,既要积极推动本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到园区落户,也要认真选择省内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到园区落户。例如,无锡的尚德集团,其光伏产品主要出口德国,就可以动员他们到该园区去创办企业。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其三,高质量服务。

在帕希姆机场搞开发园区,可以靠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国内企业出国进区,但更重要的是靠高质量服务吸引国内企业出国进区。从国内开发区建设的实践来看,在为企业服务上,要由被动式的“应需服务”向主动式的“项目帮办”转变。按项目组织相关的人马,以谈判、签约、注册、开工、建设、招工、投产,提供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天候的一条龙服务。因为出国进去的企业,对德国当地的情况不了解,由园区提供这样高质量的一条龙服务显得特别重要。建议你们从现在起就要策划这件事情。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其四,高素质人才。

实践证明,开发区的建设,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人才。一是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,他们必须熟悉开发区的管理,善于与国外政府机构打交道,有较快的组织协调能力。二是要有高素质的服务人才,他们必须懂外语(最好是德语),熟悉国际法律,了解德国当地政府的办事程序,具有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。人才的来源有三:一是本开发区的管理人员;二是从省内外招聘;三是在德国当地招聘。对国内招聘的人才,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。人才的准备工作,也必须从现在抓起。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其五,高层次思考。

国内高新技术开发区到境外创办开发园区,这是一个创举,没有现成的经验。这就要求我们,一方面,要对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和思考;另一方面,要对其他新技术开发区特别是苏州新加坡工业园作调查和学习,从中取得有益的借鉴。当然,最终还得在创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。在这里,特别需要注意东西方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,对同样一件事情,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。要很好地研究西方历史文化传统的特点,以此去理解西方的国家法律、政府规章、办事原则、行为习惯。这对在西方发达国家成功创办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十分重要的。

三、        “走出去”的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

1.     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三个层次目标

2.      企业是主体:什么是主体;什么样的主体;怎样成为主体(资本、人才、企业家)

3.      探索自主创新的现实途径: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集成创新:集人之长创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攻人之短创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集腋成裘创新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:关键在投入
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  “走出去”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:

1.    本质内涵

2.    历程和值得思改的问题:

3.    开发区建设上的思想解放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是破除“租界论“,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。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是破除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的观念,由与外商合作、合资,由中方控股到外商举办独资企业。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是破除土地公有制的单一实现形式,实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,允许外商批租土地使用权。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是破除利用外资领域的限制,由制造业向农业、服务业(金融、保险、贸易)和社会事业(教育、卫生)扩展。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五是破除开发区“引进来”的格局,转变发展方式,开创开发区“走出来”的创新局面。这对开发区来说,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转变。这需要我们围绕要不要“走出去”、能不能“走出去”、怎样“走出去”三个问题,进一步解放思想。通过解放思想,养成干为天下先的政治胆识,养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智慧,养成尊重实践的求实精神。从而确立“走出去”的决心,抓好林德集团并购帕希姆机场带来的“走出去”的良好机遇,创新境外开发区的发展模式、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,创造高新技术开发区“走出去”创办境外园区的范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兼职教授──顾介康情况简介

顾介康,原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,江苏省委副秘书长、省委研究室主任。还兼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、江苏省经济学会会长、江苏省“333”人才培养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南京大学、省讲师团、无锡、南京市委党校兼职教授等职。

---研究领域和方向为关于江苏经济、政治、文化综合性的调查研究。

主要学术成果有:

省及省以上报刊和内刊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,70多篇思想评论,80多篇调查报告,主编出版了《市场经济手册》、《县委书记领导艺术》和专著《实践启示录》、《调查研究知行录》《千虑一得:1997-2007年》等十多部著作。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,省社科奖一等奖一项、二等奖三项、三等奖五项

开设的专题讲座有:

1、“两个率先”与解放思想

2、“两个率先”与科学发展观

3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

4、关于县域经济发挥问题

5、关于调查研究问题

| 发布时间:2008.09.28    来源:顾介康    查看次数:3319
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网站地图 © 2008 帕希姆国际机场版权所有